湖北孝昌:小苗木长成富民参天树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15 16:31:43
春日的鄂北大地绿意盎然。在湖北省孝昌县周巷镇——这个具有40余年前史的“苗木之乡”,随处可见苗农们转移苗木、生意买卖的身影。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其间,细心选择心仪的苗木。商场的一角,几辆满载苗木的大卡车正准备驶往外地。
“咱们是从武汉新洲过来的,周巷镇的苗木质量好、价格合理,咱们年年都会来这儿收购。”来自武汉的客商吴志平说。
下单、打包、运送,每年这样一个时间段都是当地栽培户最繁忙的时节。“本年收入不错,种苗木让日子跳过越兴旺,不只收入增长了几倍,还能为家乡绿化出一份力。”孝昌县周巷镇苗木栽培大户周思苗说。
本年的中心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强大县域富民工业。孝昌县经过精品化转型、农文旅交融与方针赋能,将小苗木培养成村庄复兴的绿引擎。从“户户种苗”到“抱团开展”,从低端栽培到高端定制,周巷镇用立异与据守书写特征工业高质量开展的年代答卷。
周巷镇的苗木工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全镇苗木栽培培养面积打破8万亩,产量超越26亿元,带动5万名大众增收致富。
在周巷镇新龙村,“90后”李坤的苗木基地里,一株株黑松苗在修枝剪下逐步显露出造型之美。“曾经只卖小果苗,现在转型做高端盆景,一株造型罗汉松能卖到上万元。”李坤说。在他的带动下,全村3000亩土地种满苗木,乡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构成“一户带多户、大户带全村”的开展格式。
全国苗木商场供需失衡、低端产品过剩等问题,也让周巷镇苗木工业面对“生长的烦恼”。传统木本植物如桂花、香樟堕入价格战,部分栽培户仍坚守粗放经营形式,未来商场开展的潜力一度低迷。
怎么包围?沈腾等孝昌苗木带头人提出“小而精”道路,聚集地被植物、小盆景等详尽区分范畴,打造“庭院经济”新场景。周巷镇三联村佰福园基地经过“协作社+农户”形式,进行标准化、精品化的杯苗栽培,在土地流转给村里带来团体收益的一起,还带动村里人在家门口工作,年培养花木麦苗1600万株。
“开展苗木工业有必要与时俱进,推进苗木工业转型晋级才是治本之策。周巷镇‘对症下药’,安排栽培大户、经纪人到河南鄢陵、湖南柏加花木大商场调查,学习新技术。”周巷镇党委副书记田顺生说。
当时,周巷镇以“万树村”建造为关键,将苗木工业与生态旅游深层次地交融。打造十里苗木长廊、南部景象环线,建造万花村、茶韵村等特征村落,构成“一村一品”新格式。一起计划新建苗木买卖商场,打造苗木劳务品牌,开发苗木科普基地、生态研学游,结合民宿、骑行、露营等,年招待游客超20万人次,实现从“卖苗木”向“卖景色”转型。
近年来,孝昌县出台《孝昌县华中地区景象苗木花卉工业基地三年举动计划》《孝昌县促进农业工业化开展奖补方法(试行)》等,建立3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推出“花木贷”等金融理财产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常态化举行园艺技术大赛,与华中农业大学协作建立村庄复兴书院,培养1200余名乡土人才,为工业注入立异生机。依照规划,到2027年,孝昌县将建成213个“万树村”,苗木工业面积调整优化达10万亩,产量打破40亿元。
从“一苗独秀”到“百家争鸣”,孝昌县周巷镇苗木工业的转型之路,正是村庄复兴中做好“土特产”文章的生动注脚。经过方针引导、科技赋能与人才立异,这片绿色家乡正朝着“华中景象苗木供给基地”的方针阔步前行,让“小苗木”真实成为富民强县的“参天树”。 (经济日报记者 董庆森 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