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召开“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再发力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03 20:26:19
3月3日,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推进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动员更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会上,一批镇街、村(社区)、企业代表,围绕“工改”促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绿美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主题作经验介绍。会议还解读《中山市全方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思路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中山大力实施强镇兴村富民“13388”行动,形成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市镇村共推共促的浓厚氛围。在具体工作成效方面,中山已累计拆除整理村镇低效工业用地近5万亩,预计新增投资总额超1800亿元;全市106条主干河流基本消除劣V类,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率从央督时的25%提升至96%;先后发动党员、干部、群众56万人次,改造提升农房近5.9万户,种植各类花卉苗木104万株,由点到线及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累计捐款捐物9.32亿元。
“面上开花”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市范围内的“点上突破”。会上,多个典型村分享发展经验,生动的实践将中山“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位于西区街道的隆昌社区近年来围绕“农文旅”深挖潜力,社区集体收入已超千万元。据隆昌社区党委书记杜锡辉介绍,该社区构建“街道+社区”联动机制,设立典型培育村建设前线指挥部,推动“悦生围·岭南水乡田园”等一批特色项目;秉持全域景区化理念,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11个项目建设,规划精品旅游线路;探索渔业“统租统管”,对鱼塘和稻田统一收储,引入2家大型渔业企业连片经营,解决农用地碎片化问题。目前,隆昌社区已打造了1个3A级景区、8公里生态环段、2个湿地公园,贯通12公里水系,绿地超2万平方米。
南区街道北溪社区曹边村今年2月获授首批“广东美丽侨村”。曹边经联社党支部书记梁志国会上透露,这正是曹边村紧抓“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培育契机,以农房管控“小切口”实现侨乡风貌“大变化”的生动展示。据介绍,南区街道党工委积极引入专业力量,依托“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携手社区党员干部与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以敲门入户、榕树头党群议事会等亲民方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通过全域房屋普查,分级分类建立详细台账,并巧妙借助中铁建工的专业优势,实施“一房一策”,推动华立大街、新建街等多条街道沿线的上百栋农房焕发新颜。
位于五桂山街道的桂南村是中山市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桂南村全力推进典型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房风貌管控工作,成功走出一条美丽乡村新路径。桂南村党总支书记谢家和表示,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桂南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动740余人次的党员、志愿者投身其中;在农房风貌管控上,桂南村全面摸底,分类实施,村“两委”干部与镇村工作队分片包干,摸清农房底数,建立多类台账清单,自查整改52项问题。
会上,中山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锐熙就《中山市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展开解读。据悉,中山“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关键是形成一批可观可感可及的标志性成果,让广大市民看到真真切切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行动方案》提出,在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方面,中山将力争实现GDP超200亿元镇街增至7个以上,全国千强镇前200名入选数量增加、排位提升。在人居环境和城乡风貌全面改善方面,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形成一批精品示范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率达100%,种植绿化苗木超40万株;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谋划启动环五桂山美丽乡村公路、香山径、长坑水库郊野公园、“十里江堤、十里花海”、民众岭南水乡等重点项目建设。
中山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行动方案》提出,将全面彻底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大力开展围蔽空间整治,推进土储空置土地拆围透绿,农村闲置宅基地、菜园、果园围墙等拆除,厂区实体围墙改造,河涌岸线清拆,高快速路匝道风貌提升及桥下空间改造等系列专项行动,促进城乡风貌大改善大提升;聚焦重点线路、重点区域、重要节点连线成片打造示范带,紧盯广澳高速、广珠西线”道路沿线,由点到线及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田间窝棚整治、绿化美化等,加快建设风貌示范带;结合水污染治理,提出美丽河湖建设,重点推进一河两岸绿化美化,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示范河涌。
《行动方案》还聚焦“人地钱”从哪来的问题,强化改革探索,为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其中,深化人才体制改革,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改革,开展职业教育培优工程,持续推动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布局建设一批工作站。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镇街增至8个;深入推动“田改”,全面实施田长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打造千亩方1个,百亩方5个;深入推动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田券”制度,建立耕地跨镇域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健全财政金融资源支持镇村建设机制,加强“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深化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谋划设立“百千万工程”专项基金,发挥对乡村振兴各类项目以投促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