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临汾洪洞大槐树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4-02-18 19:05:40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坐落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儿洪洞虽没什么雄伟的修建,可是不管酷寒的冬季,仍是炽热的炎夏,游客川流不息,有的赋诗题词,抒情“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视古槐,盘桓留恋,久久不愿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比年对外用兵,对内实施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馑频繁,总算激起绵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酷的,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大众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伤口未及治疗,明初“靖难之役”又接二连三。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装备察罕贴木儿父子控制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别的一种现象,相对显得安靖,风调雨顺,比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许多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区域。明朝消亡元朝后为了稳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其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庞大,殿宇高耸,僧众许多,香客不停。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路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漫山遍野,甚为壮丽。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会集处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谢,老鸦窝显得非常夺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巨大的古槐,休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宣布声声哀鸣,令分别故乡的移民潸然泪下,一再回忆,不忍离去,最终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告别家园的标志。“问我先人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先人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歌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区域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乡民说,咱们村便是其时从大槐树搬迁出来,以充分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其时记起的。)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首要散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区域。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期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稀有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罢了。明政府推广移民开荒复兴农业的方针,尽管其意图是稳固封建王朝的控制,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康复,边防稳固,社会安靖。
民国二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家后,集资修建了碑亭、茶馆等。碑亭建在本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小巧。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反面,刻有碑铭,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馆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馆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二十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庇荫群生”。八十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在这儿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任意抢掠。到洪洞后,战士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繁下马罗拜,相互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光没抢掠,并且将资产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念。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文面授权。没有通过授权制止转载、摘编、仿制及树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