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西林:6万株咖啡树“向阳而生”
来源:爱游戏体育在线入口 发布时间:2025-02-24 22:48:18
西林县马蚌镇鲁维村咖啡种植大户贺寿成种植的8000株咖啡进入了挂果期,红色的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星星点点。经过一个上午的劳作,他共收得咖啡鲜豆354公斤,按每公斤4元的收购价计算,当天上午他的收入就有1416元。今年,贺寿成的咖啡树进入了初产期,预计将会给他带来约1.2万元的收入。
3月,包括贺寿成在内的西林县第一批种植咖啡的16户农户都迎来了初产丰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西林县历时7年的咖啡种植探索获得了成功。
“要因地制宜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广西而言,咖啡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西林县是当前广西为数不多成功种植咖啡的县份,目前全县咖啡种植培养面积250亩,约6万株。2023年底,西林县咖啡投产140亩,约3.5万株,咖啡鲜豆产量5.25万公斤,年产值21万元。按照2年咖啡树平均单产1.5公斤/株、3年咖啡树平均单产2.5公斤/株、5年—25年咖啡树(盛产期)平均单产10公斤/株概算,到盛产期,西林县咖啡亩产将达2000公斤,亩产值约8000元。如今,咖啡产业正慢慢的变成为西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力量,这一极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产业也是西林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实践。
西林县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还要从鲁维村两株“观赏树”说起。2018年,西林县农户农光禄偶然在鲁维村发现了两株挂满红色果子的树。当地群众说,这两株树已生长多年,但却没人叫得出树的名字,只因两株树开花结果时甚是好看,于是便被群众作为“观赏树”保留了下来。但农光禄觉得这两株树没那么简单。当年,西林县已在探索发展咖啡产业的可能性,已有群众和贵州咖啡种植专家在县内考察,认定西林县海拔、地形、气候、光照等条件都具备发展咖啡产业的优势。农光禄将这两株树的图片发给了贵州专家,专家到场调研后认定,这两株“观赏树”正是咖啡树,且树龄已超过20年,于是由此推断,西林县适合发展咖啡种植。随后,西林县政府派遣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到鲁维村调研,并组织有意向种植的群众到云南学习。
万事起头难。2019年,在西林县委、县政府的牵引下,决定带头发展咖啡产业的农光禄成立了西林县桂古蒿咖啡贸易有限公司,从贵州省兴义市引进了19个品种约4万株咖啡苗,在古障镇妈蒿村龙保屯、普合苗族乡普合村那合屯等10个地方试种,试种面积达200亩。试种期间,由于缺乏种植技术,且遇上霜冻天气,4万株咖啡苗几乎全部死掉,仅有两个品种的少量咖啡苗勉强存活。
“当时真的心灰意冷,我们投入了上百万元,几乎全部打水漂。”农光禄说。但他没有气馁,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让咖啡在西林的土地上生长。随后,农光禄先后与普洱试验示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合作,在普合苗族乡、古障镇建设咖啡育苗基地,邀请技术人员对存活的2个品种进行育苗试验。但因气候等原因,普合苗族乡育苗基地育苗试验宣告失败,所有咖啡苗木损失殆尽,庆幸的是,古障镇妈蒿村育苗基地有5000株咖啡苗木保存了下来,这也让农光禄看到了曙光。
农光禄总结了经验,咖啡育种需要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坡地进行,且要用保温棚避开寒潮和霜冻。他也将这一经验上报了西林县农业部门。经过两年的育苗试验,西林全县以损失咖啡苗近70万株的代价,最终筛选出了2个适合西林县部分地区种植的咖啡品种,均为阿拉比卡系列小粒种。农光禄说:“这两种咖啡品种的优点是抗霜冻,且挂果量高,目前已证明能在西林县多个山地种植。”
2020年,西林县开始加大咖啡种植的推广力度。起初仅有4户农户响应政府号召,愿意试种。“当时群众还不太认可这个新产业,我们就通过‘企业+办事处+农户’的模式,将咖啡苗以一株4元的低价格赊销给农户,并跟踪提供栽培技术,每年按鲜果占比率保底价格回收咖啡果,超10%的以每公斤3.2元回收、5%—10%的以每公斤3.6元回收、5%以内的以每公斤4元回收。”农光禄说。
一个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总要经历一轮“破茧”过程。虽然找到了合适的种植品种,但怎么样才可以保障种下的咖啡苗顺利开花、结果,实现经济效益?这又是摆在群众面前的一大课题。
2021年,西林县派遣农户农前朝等赴云南保山、普洱等地学习咖啡种植与管护技术。学习归来后,农前朝说:“咖啡种植技术差异性很大,我们得知,适用于云南当地的技术,不一定适用于西林,我们还需要研究出适合本土化的种植经验。”
云南和广西在自然条件上存在很明显差异。农前朝说:“西林冬季会出现霜冻天气,但这在云南种植咖啡的地区几乎从来没出现过,所以当我们问起如何防霜冻和寒潮时,当地的专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此外,农前朝还发现,云南的光照时间比广西长,因此很多方面不能照搬云南的经验。
为研究出本土化的种植技术,农前朝和技术员们白天拿着书本、资料在苗地和实验基地里研究,到了晚上则拿起手电筒,一株一株苗木挨个观察。
经过3年的反复研究,农前朝和其他技术员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西林县的咖啡种植经验。西林县平均光照时间比云南少,因此种植密度也需要降低,每亩种200株最宜;咖啡树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面积扩种,例如一座山东面适合种植,但翻到西面却不一定可以种得成功,部分山地山顶能种,山脚却不一定可以种,有必要进行很严谨的试验,才能慢慢推开。
近两年来,随着种植咖啡的群众慢慢的变多,农前朝与技术员们每年多次到地里,手把手教群众种植和护理咖啡树,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截至目前,西林县已有16户农户发展咖啡种植,西林县也有了两家咖啡种植经营公司,均以提供种苗、技术和收购等服务为主。眼下正是咖啡果的集中收果阶段,不少群众也以提供劳动的方式增加了收入,村民王道妹说:“我们在咖啡地里帮农户收果,一天就能挣150元。”
从2018年至今,西林县历时7年时间,终于探索出了符合自身的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西林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林蔚和记者说:“目前,咖啡产业已在全县多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中马蚌镇鲁维村种有155亩3.43万株,古镇西社村种有27亩0.6万株,西平乡那俄村革俄屯种有46亩1.4万株,此外普合苗族乡岩腊村月亮屯、大河村渭理屯也有咖啡种植。未来,我们将把这一新兴起的产业作为全县农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支柱。”
采收—脱皮—发酵—水洗分级—晒干—脱壳—筛选分级,经过一系列初加工流程,一批咖啡生豆即将被运往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农光禄说:“目前我们也在逐步打通海南的销售经营渠道,希望能把西林的咖啡销往更多地方。”
如今,西林咖啡产业已迈出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多数表现在产品交易需跨省进行、运输成本高;种植条件要求苛刻、技术人才缺乏;加工业发展滞后、缺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等方面。
针对西林县咖啡产业的发展现状,农光禄认为,西林的咖啡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个“向阳产业”,市场稳定,需求量大,供不应求,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农前朝说:“咖啡对种植环境要求很高,需要稳扎稳打,防止盲目扩大种植,核心要素是‘就地发展’,从已成功种植的地块逐步试探性地扩展到周边地块,尽可能减少损失。”
目前,西林县正大力支持咖啡产业的发展,计划申请上级专项资金扶持,同时计划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在马蚌镇辖区万峰湖沿岸扩大咖啡种植培养面积,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政府给予规模种植主体每株咖啡苗2元补助,计划到2025年,将咖啡种植培养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
西林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刘运日和记者说:“农业立县是西林县的发展的策略,这几年我们全力发展咖啡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咖啡产业的发展:一是加强土地供应,在合适种植的地块给予采伐指标的优先供给;二是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期,通过涉农资金、衔接资金、产业奖补等方式支持农业新型经营组织、脱贫户及有意愿种植咖啡的群众;三是完善产业配套,在产业路、灌溉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更多补助;四是加大咖啡产业种植的技术上的支持力度,举办更多农民培训活动,给予群众更多技术指导。”
习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方法,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西林县历时7年,让6万株咖啡树在百色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为广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6万株咖啡树种下了新希望,也播下了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的新火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姨夫姨妈是丁克,我意外发现年入3000万的姨父在外有人,还有孩子,我告诉姨妈,她说我多管闲事
中央、国务院: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告别“毕业即失业”!美统计局发布未来十年就业增长最快的10个“风口”岗位
爸爸双手托着60多天的宝宝练走路,果然没危险的时候,爸爸是最大的危险。
机票价格大跳水!多个城市热门航线元卖上海迪士尼山寨VIP套餐!被判部分退款